中国期货监控党委负责人邢向飞:打造中国期货市场技术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15 09:29:06 来源:雷火电竞app官网入口 作者:雷火竞技app官网入口 7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和宗旨,也是期货业发展的本源与初心。2018年以来,国内期货业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本报即日起推出“期货业服务实体经济深度访谈“,为下一阶段期货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总结经验、积蓄力量。

  为更好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作用,近日,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党委负责人邢向飞接受了期货日报记者的采访。邢向飞介绍,期货和衍生品法将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在总则中明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立法目的之一。该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期货市场监测监控制度,通过专门机构加强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汇集期货市场交易者、资金、机构、场内、场外、功能评估、产业客户以及外源数据的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简称中国期货监控)。

  期货日报:请您总结一下我国期货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一下近年来期货业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成绩。

  邢向飞:2023年,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但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压力仍存,外部环境动荡不安,欧美通胀高企,全球经济增长存在巨大不确定性。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期货市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为宗旨,始终践行建设高质量市场的初心和使命,坚决防范市场风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期货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三年,期货市场规模大幅提升,品种供给不断丰富,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对外开放加速推进,市场法治建设迎来重大进展,服务产业企业能力显著增强。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中国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证监会系统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回顾近三年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期货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资金总量连年创新高。2023年1—7月,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单边)分别为47.7亿手和313.1万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4.5%和48.5%。截至2023年7月末,期货市场持仓量和持仓额(单边)分别为5208.3万手和3.94万亿元,较2019年年末增长154.8%和157.7%。过去三年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连创新高。截至2023年7月末,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达1.71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206.9%。

  二是市场品种基本涵盖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领域,服务实体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2023年8月21日,我国期货期权品种共有121个,其中商品期货69个,商品期权32个,金融期货8个,金融期权12个,覆盖农产品、能源、化工、金属及金融等多个领域,品种数量较2019年年末增加43个。2021年4月我国内地第5家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成立,2022年年底广期所挂牌上市首个品种工业硅期货及期权,今年又推出碳酸锂期货及期权,品种体系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年底以来,中证商品期货指数系列、中证中金公司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系列陆续对外发布。近年来,我国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再添新途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持仓名义本金从2018年年末的62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6月中旬的4500多亿元。

  三是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产业企业力度逐步增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持续优化合约规则,完善交易、交割、结算机制,不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市场功能逐步发挥。统计显示,2022年度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期货品种数量占比为72.9%,较2020年度增加7.4个百分点;期现价格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数量占比为67.8%,较2020年度增加0.5个百分点;单品种法人持仓占比在50%以上的期货品种数量占比为74.6%,较2020年度增加16.4个百分点。随着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的不断发挥,更多产业客户参与并运用期货市场。截至2023年5月末,期货市场法人有效客户共8.7万个,其中产业客户4.3万个,较2021年末增长21.4%。

  四是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品种对境外交易者开放进入快车道。截至2023年5月末,我国已有23个境内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和RQFII)可参与境内46个期货、期权品种。境外客户数稳步增长,期货公司国际化步伐加快。截至2023年5月末,境外有效客户数较2019年年末增长156.6%。目前我国已有20家期货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2023年5月26日,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二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这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并助力提升我国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开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新篇章。2022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落地实施,有效填补了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对于期货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以来,配套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加快推进,相继修订完善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文件,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关注的是,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确立期货品种上市注册制,规定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同时鼓励企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上述规定将有效助力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请您介绍下中国期货监控系列特色制度安排在促进期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邢向飞:期货和衍生品法将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在总则中明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立法目的之一。为保障和维护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中国期货监控的特色制度安排如下:

  一是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制度。期货保证金安全是期货市场稳步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期货市场的长治久安、交易者的合法权益及其对市场的信心。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决定成立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现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作为专门的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中国期货监控利用信息化手段,根据各期货交易所和保证金存管银行报送的数据,每日对期货公司数据进行稽核校验,发现问题立即报告中国证监会并发出相关预警,确保资金的封闭运行和安全。近十多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再未发生期货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事件。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制度是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一项重大创新安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得到了国际监管同行和相关行业组织的高度评价。

  二是统一开户制度。统一开户制度建立以前,期货市场开户环节存在着流程繁琐、人工操作量大、客户资料填报、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2008年7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授权中国期货监控组织实施统一开户工作。中国期货监控建立和维护期货市场统一开户系统,制定统一开户业务实施细则,不断完善账户信息采集业务指引及技术数据标准,及时修订完善系列客户开户指引,并为客户提供集中式的开户云服务。统一开户制度的建立,提高开户效率、降低开户成本,落实实名制、夯实监管基础,提升信息系统效率和统计精度,开拓了金融市场账户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监测监控制度。中国期货监控成立以来,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监测监控制度的成功探索。2008年,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中国期货监控建立“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汇集各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数据,通过开展全市场压力测试、专项压力测试等,为监管机构科学判断市场风险情况并进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近年来,中国期货监控逐步形成期货市场数据大集中的独特制度安排及独有的“穿透式”监管模式,从实名制开户、保证金、市场运行及期货经营机构等多个角度,对期货市场实施全方位监测监控,及时防范系统性风险和个体性风险,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动荡、2022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输入性风险等重大事件过程中,为中国证监会和期货交易所保护市场资金安全、防范结算风险、打击市场操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持,有效防止了国际期货市场风险对国内的冲击,保障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中国期货监控成为我国境内首家获得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认可的交易报告库。将场外衍生品纳入调整范围,是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又一大亮点。该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衍生品交易报告库,对衍生品交易标的、规模、对手方等信息进行收集、保存、分析和管理,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市场披露有关信息”。2018年4月,中国证监会指导中国期货监控对标国际标准建设交易报告库(TR)。中国期货监控利用独特优势做好场内场外联动风险监测工作,进一步促进交易报告库的功能发挥。由于中国证监会对期货衍生品市场数据大集中的制度安排,中国期货监控不仅汇集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全部场内交易数据,而且还通过交易报告库逐日逐笔收集了商品类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成交、持仓、资金等明细数据,这为开展场内场外联动风险监测创造了独特优势。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摸清场外市场底数,进行场内外联动分析,监测个体风险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国际化进程,对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货日报:2023年期货和衍生品法相关配套制度将陆续落地,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创新即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期货监控在此期间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业务在过渡期平稳有序,保障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业务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邢向飞: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以及期货公司做市交易和衍生品交易业务回归母公司过渡期的工作安排,中国期货监控配合中国证监会和期货交易所做好相关工作,保障相关业务平稳回归和参与主体的有序转换。一是跟进中国证监会关于各项创新业务推出和相关业务规则发布的节奏,加大调研力度,加强规则研究,提前做好创新业务的保证金监控方案,推进监控系统功能开发完善,做好将期货公司创新业务纳入监控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期货公司创新业务看得清、管得住。二是统筹交易报告库数据和期货公司数据采集工作,拟在新一代期货公司监管综合信息系统上进行数据跨系统归集展示,在减轻行业监管数据报送量的同时,为“五位一体”监管体系风险监测和数据共享提供保障和支持,助力期货公司创新业务平稳有序过渡。三是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号、投资者查询服务系统和期货经营机构的宣传力量,积极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法相关配套制度线上知识竞答等投资者教育活动,辅助推广和宣传立法精神,让社会各方了解认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和价值。

  邢向飞:当前,中国证监会系统正在全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中国证监会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下,中国期货监控将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打造“技术中心、数据中心、分析中心”为目标,围绕服务监管、服务市场的工作定位,扎实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之路,着力推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保供稳价大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以“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为愿景,聚焦科技监管能力建设,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是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党委关于做好资本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分立行立改、集中整改、巩固提升三阶段,全面开展核心基础设施和技术系统风险大排查及整改工作,切实提高本单位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入调研,高效启动新一代期货监测监控系统、数据治理及数据中台的协同建设。其中,新一代期货监测监控系统将集合中国期货监控独有的期货市场大数据,形成集统计分析、风险监测、联动、预研预判、自动化报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系统;数据治理项目将以数据治理制度体系为基础,以数据资产管理工具为依托,通过数据模型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形成数据治理长效机制,大幅提升中心数据服务和使用能力;数据中台建设将进一步丰富基础数据库,打造灵活、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台,精准支持不同业务场景。

  第二,切实履行辅助监管职能。一是持续优化调整期货开户业务规则,便利产业客户开户,提升期货开户服务质效。二是持续做好保证金监控预警,不断完善资金监控方案,积极应对市场风险,服务创新业务监管需要。三是优化完善期货公司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推进新一代期货公司监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风险综合研判能力。四是完善交易报告库(TR)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研究更加精细化的数据校验机制,更好促进交易报告库功能发挥。五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监控和风险研判分析,促进市场规范健康运行、服务保供稳价大局。

  第三,苦练内功,提升监测监控和分析研究能力。一是密切监测市场资金、交易、持仓情况,极端情况下做好全市场和期货经营机构压力测试,及时研判市场风险,维护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二是多举措提升监测监控效能。坚持期货与现货结合、内盘与外盘结合、场内和场外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提高对市场动向、宏观资讯以及风险事件的敏感程度,加强负面舆情监测,提升监测分析效能。发挥中国期货监控全市场数据优势,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监控工作。三是坚持研究驱动高质量发展,将调查研究贯穿主责主业。探索研究新时代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提高产业客户参与度、科技监管赋能监测分析和预研预判、进一步完善场内结算制度、场外衍生品统一结算的利弊分析等,提升系统性、规律性、前瞻性研究能力。打造开放型研究智库平台,通过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建立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研究专家委员会等多种方式,为监管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雷火电竞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