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故事】深蓝动力创始人魏文深:第三次创业

发布时间:2024-09-19 10:32:17 来源:雷火电竞app官网入口 作者:雷火竞技app官网入口 21

  魏文深,厦门深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深蓝易充(厦门)有限公司创始人,长期从事电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深蓝动力曾上榜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企业50强”。

  厦门网讯 (口述/魏文深 整理/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魏文深没想到,一个生活中碰到的“痛点”,竟成了自己第三次创业的起点。

  那是2016年,魏文深购买了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但彼时公共充电桩数量还不多,他时常为充电问题而烦恼。工程师出身的他,干脆自己动手,做了个便携式“汽车充电宝”。这款充电“神器”很快引起商界朋友的注意,他们建议魏文深,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新机遇,把这个充电宝转化成创业项目。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魏文深创办了厦门深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蓝动力”),专注电源、储能领域,为新能源车主提供配送式移动充电服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车主只需点点手机,就能像叫‘外卖’一样,随时随地享受上门充电。”

  如今,深蓝动力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驶入快车道,公司多项技术成果业内首创,旗下“送来电”充电服务已在厦门岛内实现全覆盖,并进军上海市场。同时,公司与德国大众、日本三井住友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虽说“汽车充电宝”是创业雏形,但我们很清楚,这次创业不能只卖产品。为什么?多年的制造业从业经历告诉我,缺乏供应链优势,就难以做出较低成本的产品。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汽车充电宝”要几万元,肯定鲜有人问津,且一定有人卖出比你更低的价格。

  所以,我们换了个思路,从“微笑曲线”的顶端发力,做充电服务,也就是“电的搬运工”,帮车主把电“搬”上门,将以往“车找电”的思路转变为“电找车”。从制造业转型服务业,把充电变成一种服务,这在业内是首创。

  既然要“搬”电,就得解决储能和怎么“搬”的问题。在硬件方面,我们重点研究安全的48V低电压储能技术路线;软件上,则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把车主、车都连接起来,打造移动充电服务平台和物流配送系统。

  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研发投入上,我们没半点迟疑,通过吸纳优秀的技术人才,自主研发储能移动充电桩和储能移动充电基站,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再拿移动充电服务平台搭建来说,我咨询过一家大型软件企业,如果按我们的设想来做,最低得投入2000万元。显然,投入2000万元对我们这样的初创公司来说是不现实的。

  这个时候,在厦门创业的成本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由于厦门有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聚集了一大批软件企业。我们就把平台所需的技术拆分成十几个任务包,再分包给厦门软件企业。最后,总的花费加起来在1000万元左右,节省了约一半开支。

  在技术研发阶段,公司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头几年,我们的资金压力非常大。有好几次,公司都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候,我想尽各种办法,包括拿自己的房子抵押,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2019年开始,我们逐步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接受市场检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下单,由配送员将移动充电桩送至车辆所在地充电,充电完成后,配送员会自行来收桩。

  说来也巧,“送来电”充电服务推出没多久,《厦门日报》的“记者搜街·新潮新象”专栏就关注到我们,对配送式移动充电服务进行采访报道。报道刊发后又被多家媒体转载,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激励。

  2020年可以说是深蓝动力发展的一大转折点。这一年,德国大众向公司抛来了合作橄榄枝,紫金矿业等知名企业也投资了我们。从用户反馈来看,我们的模式在厦门跑通了。自此,公司真正实现技术落地。

  这之后,我决定把业务拓展到上海。在一次上海举行的新能源行业论坛上,我抓住机会毛遂自荐,向与会嘉宾介绍配送式移动充电服务。会后,马上就有上海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联系我。在了解我们在厦门的经验后,他们表示肯定,认为项目有助于破解充电基础设施投入、占地及电网容量改造等难题。2022年,公司顺利落地上海,在上海张江建立了充电示范站点。

  目前,我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充电站点在上海的落地,计划2024年实现上海主城区全覆盖。同时,“送来电”服务在厦门已常态化运营两年多,致力于与现有的固定式充电模式、换电系统等形成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助力市民绿色出行。

  这些年,我们的研发费用投入累计超五千万元。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48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移动充电有效专利数量在国内排名前三。

  很多人觉得奇怪,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怎么如此重视知识产权布局,这其实和我过往的经历有关。

  1987年,我从南京工业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毕业,被分配到福州一家工厂,但我志不在此,主动跟厂长提出离开,回到家乡龙岩。机缘巧合之下,我加入当地一家知名环保公司。恰逢该公司引进国际领先的技术,我抓住机遇如饥似渴学习,渐渐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1993年,我辞去工作,来到厦门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起初,公司发展迅猛,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内部股东之间的股权纠纷,公司被牵扯进一桩知识产权官司里。一夜之间,原本蒸蒸日上的公司,面临关门的窘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作为公司当时营销负责人的妻子,在外跑市场时又突遭意外,猝然离世。双重打击使人生迎来“至暗时刻”,但骨子里的勇气让我走出来,我选择重新开始。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做了一个正确决定:关键时刻,留住技术和市场员工,为40多名员工发放工资,并租了两层招待所保障他们住宿。两个月后,我带着这些员工重整旗鼓,开启二次创业。这次经历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技术和市场,谁就会是胜者。

  创业三十多年,起起伏伏。但也正是种种挫折和挑战成就了今天的我,所有累积的经验,都会在往后的人生中发挥出极致的影响。面对未来,我充满信心。


雷火电竞app官网